7月7日,星期一



  • 白酒对泡菜品质影响新研究

  • 食品领域“共同体”来了

  • 武文生:AI在白酒应用前景广阔

  • 茅台打造AI驱动型敏捷组织

  • 五粮液发布AI行动计划

  • 山西汾酒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 泸州老窖与海尔探讨智能化酿造

  • 白云边煤改气项目启动

  • 水井坊已试点推出小包装规格产品

  • 金徽酒会员中心将全新改版

  • 李渡打造酒细胞数字生命共同体

  • 斯洛伐克麦芽获地理标志保护




白酒对泡菜品质影响新研究


近日,由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力慧为第一作者,题为“Effect of different aroma types of baijiu on the quality of Sichuan paocai(不同香型白酒对四川泡菜品质的影响)”的研究论文在食品领域国际权威期刊《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9.8)上发表。


研究表明,白酒的添加降低了泡菜的pH值和盐度,影响了亚硝酸盐和生物胺水平,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减缓了泡菜的过度酸化。在6种香型白酒中,添加米香型白酒生产的泡菜醋酸和苹果酸含量较高,感官评分最好。白酒的添加还增加了泡菜的酯类和醇类。上述结果揭示了白酒在增强泡菜风味和确保质量一致性方面具有关键作用。(Food Chemistry)



食品领域“共同体”来了


7月4日,由江南大学联合全国79所具有食品学科背景的高校、29家食品龙头企业、3家行业组织和1家行业媒体共同发起的“行大食物观 铸新时代魂”育人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无锡举行。会上,江南大学被推选为理事长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等11所高校、茅台集团等7家企业,教育部食品教指委等3家行业组织和中国食品报社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共同体”将聚焦食品领域教育、科研与产业融合的协同平台,旨在通过整合高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资源,推动“大食物观”理念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社会服务等领域的落地,助力教育强国与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后,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卫举行了座谈。王莉表示,希望双方持续加强微生物酿造机理的研究,并利用茅台丰富的微生物及副产物资源,积极探索使能技术、碳中和、天然产物、新材料、功能性食品等新赛道路径,以及工业设计等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助力茅台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之路。陈卫表示,今后江南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学校资源,进一步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在科技创新、产业赋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校企合作再上新台阶。(江南大学)



武文生:AI在白酒应用前景广阔


7月3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场景发布对接大会(泸州)召开。会上,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武文生充分肯定了泸州老窖的改革创新成果,认为泸州作为酒城,人工智能在白酒产业的应用前景广阔。他对泸州市人工智能场景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


开展全域场景创新。打造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建立“全域场景创新中心”;聚焦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消费创新等几类重点场景,打造“白酒智能酿造”“智慧长江港口”等一批应用标杆。


打造两大重点场景。策划泸州白酒超级智慧场景——打造智慧农业、智能酿造、智能品控、智慧物流、智能消费等典型场景,为创新企业提供场景验证实测条件,构建白酒产业从田间到舌尖的智能生态闭环。


夯实基础设施底座。支持建设白酒酿造、医疗影像、能源化工等一批特色数据集。(泸州发布)



茅台打造AI驱动型敏捷组织


73-4日,茅台集团2025年企业高管培训班在茅台会议中心举行,培训内容紧扣人工智能、投融资管理两个主题。此次培训结合茅台的实际业务需求,探讨新技术的支持路径,为打造AI驱动型敏捷组织创造竞争优势,为成功实现企业的AI转型提供了思路。


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举行。分论坛上,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围绕“产业转型、绿色发展、产业带动”三大板块,分享了茅台的思考与实践。


产业转型方面,茅台的产业转型聚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在供应端与消费端同步发力,持续推动经济系统向可持续方向转型。


绿色发展方面,茅台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围绕“一基地一标杆”建设,优化“三生空间”,以“五条流线”为抓手,构建“135”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体系,保护“水土气微”协调平衡的生态系统,努力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路径。


产业带动方面,茅台通过六大举措助力美好生活共享,在依法纳税与带动就业、原料收购带动增收等方面积极作为,还将茅台生态系统划分为三层,与各相关方构建共同体,朝着全球战略目标迈进。(贵州茅台)



五粮液发布AI行动计划


7月4日,宜宾市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在人工智能城市深度应用场景发布会上,五粮液发布了人工智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并介绍了制曲应用、酿造应用、生产机器人应用、智慧园区四个近期人工智能重要项目。五粮液将以AI为引擎,深度融合千年酿造智慧与前沿科技,引领中国白酒行业踏上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新征程,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打造“生态、品质、文化、数字、阳光”五位一体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五粮液集团)



山西汾酒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7月4日,山西汾酒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用于白酒生产地缸固态发酵酒醅出缸装置的取料筒”。专利摘要显示,该专利提供的用于白酒生产地缸固态发酵酒醅出缸装置的取料筒,属于白酒酿造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清理余料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




泸州老窖与海尔探讨智能化酿造


近日,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一行拜访海尔生态品牌中心。交流会上,双方围绕品牌跨界营销、智能化酿造及白酒文化推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消费升级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自2023年与海尔酒联网展开合作后,本次交流会是双方推进集团层面生态链多模式合作升级的重要举措。


刘淼表示,泸州老窖与海尔同为澳网合作伙伴,希望双方以体育为纽带,通过“体验已有赛事、联合专场运营、共创全新赛事”逐步深化合作,携手拓展合作外延。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指出,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将是生态与生态的对话。他希望双方业务团队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加强沟通,把握合作机遇,在更多层面拓展更深、更广的合作,实现生态组织下的共创共赢。(泸州老窖企业文化中心)


近日消息,泸州老窖智能酿造技改项目(一期)酿酒车间主体结构已封顶,土建工程进度完成约74%,正同步推进相关设备的招采、安装工作,预计2026年8月进入试运行。资料显示,泸州老窖智能酿造技改项目(一期)占地950亩,总投资约47.83亿元,于2023年7月开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酿酒车间、酒库、原辅料车间和配套处理车间等,以提升基酒产、储能力。该项目通过智能酿造实现产业升级,建成后一期产能规模将达到年产基酒约8万吨、储量约10.4万吨,实现一键启停的“灯塔工厂”目标。(泸州国资)



白云边煤改气项目启动


7月2日,白云边城西生态酿造园内旧锅炉主体结构切割作业正式启动,标志着公司重大环保升级项目——煤改气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白云边集团董事长李欣强调,煤改气项目既是公司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号召的关键举措,更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他要求项目团队将项目打造成安全、优质、高效的标杆工程。(白云边酒业)



水井坊已试点推出小包装规格产品


7月4日,水井坊(600779.SH)在互动平台表示,为应对当前的白酒消费趋势,公司在原有的38度核心产品(包括井台)基础上,研发并在部分区域市场试点推出38度以下产品;此外,公司在线上和新零售渠道试点推出小包装规格的产品。(东方财富股吧)



金徽酒会员中心将全新改版


7月5日消息,金徽酒会员中心全新改版,将于7月8日早晨7点全新上线,届时将带来“扫码赢红包、积分兑好礼”等相关活动。(金徽酒)



李渡打造酒细胞数字生命共同体


7月3日,李渡酒业与希诺神州集团正式签署《共筑“酒细胞生命健康”新生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酒曲微生物研究、健康产品开发、沉浸式体验升级”三大核心领域,倾力打造中国首个“酒细胞数字生命共同体”,为中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全新战略标杆。(李渡酒业)



斯洛伐克麦芽获地理标志保护


近日,斯洛伐克特尔纳瓦市的麦芽已获得欧盟地理标志保护。特尔纳瓦麦芽是一种皮尔森类型的淡色大麦麦芽,由特尔纳瓦周边地区种植的特定品种的双棱大麦制成,该地区以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而闻名。这种麦芽的特点是淀粉含量高(高达66%),萃取率通常超过83%。(中国国际啤酒网)


图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