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于皖鄂豫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诞生过很多传奇故事。
这里曾是中国的革命老区,从黄麻起义打响鄂豫皖武装反抗的第一枪,到农民自卫军凭借“三条半枪”点燃革命火种,再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战略转折。
这片山脉的每一寸土地,都烙印着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
现在,临水玉泉在大别山洞藏酝酿出的酒香,正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营造出一片诗意栖息地。
大别山中,洞藏花香酒谷
作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脊梁秦岭的褶皱带延伸,大别山整体山势并不算高,海拔在500至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约1500米左右,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中山、低山、丘陵层峦交错。
但在华东广袤的平原地区中,大别山仍如同一只巨兽,雄踞在长江与淮河中间,西接江汉平原,东临江淮丘岭。
制图@好酒地理局
居中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大别山的不凡。这里既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也是历史上沟通中原与荆楚的咽喉要道。
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在大别山特殊的山地结构上,延伸出优越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2.5℃,同时也滋养出了几乎垂直分布的森林秘境:
低处是杉木、马尾松的苍翠林海,高处则见黄山松于峭壁间傲立,春漫杜鹃、冬覆“天堂积雪”,四季如画流转。
▎大别山间,苍翠如洗。图源@视觉中国
大别山的水,同样独特卓越。大别山北麓的河流如潢河、灌河、史河、泉河等注入淮河,南麓的巴河、蕲河、浠水、举水、滠水等则注入长江。
梅山、佛子岭、白莲崖、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大别山六大水库的水质常年都保持在Ⅱ类。
地质的多样性、气候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河流的多样性,大别山皆有。而丰厚地理物质资源,自然造就了大别山地区物产的富饶。临水玉泉的洞藏好酒,便是其中之一。
大别山北麓的舒城县,便是临水玉泉洞藏花香酒谷的所在地。
制图@好酒地理局
2024年,临水玉泉在这里启动了洞藏花香酒谷的建设。在此之前,临水玉泉已经在这里建造有临水玉泉2号、3号藏酒洞。
选择大别山作为洞藏之地,除了临水玉泉毗邻大别山天然花岗岩洞穴群的物理优势,更深层在于洞藏环境对酒体演化的“自然科学”赋能——大别山恒温恒湿、微高压、微缺氧的洞穴环境,天然构成了白酒自然老熟的“生命实验室”。
发现大别山自然环境妙用的临水玉泉,于2008年在大别山开设了第一个藏酒洞,总长达1550.9米,被上海吉尼斯认证的贮酒量最大的单体藏酒洞。此后临水玉泉又陆续开设了2、3号藏酒洞,用于基酒储存。
▎这里藏着从2008年开始的临水老酒,15年不间断的洞藏,成就了临水玉泉洞藏老酒的标杆地位。摄影@好酒地理局
更难得的是,这些藏酒洞,与临水玉泉的酒厂,实际都相隔数百公里。这意味着临水玉泉的员工每天都需要往返于大山与酒厂之间,不断搬运好酒。
事实也确实如此。从2008年起,临水玉泉人已经连续17年行走在这条名为“洞藏”的路上,并最大限度地开凿出了洞藏酒体验。
体验“别”样洞藏
三分酿,七分藏。洞藏作为酒体熟成的一种基本方式,其价值早已收获行业和市场的主流认可。
坚持17年无断代洞藏的临水玉泉,坐拥了华东地区最大白酒洞藏储量,在安徽洞藏封坛个人消费市场上首屈一指。
作为安徽洞藏酒的先驱开创者,临水玉泉也将洞藏好酒的价值体验,从窖池、工艺逐步升级到具体的消费场景中。
大别山,自然成为感受这份洞藏匠心的最好载体。
进入6月梅雨季的大别山,云雾氤氲,澄澈空明。洞藏花香酒谷,便在临水玉泉一年一度的老友开坛节中,与大众相见了。
酒谷中的建筑,仍保留着几分徽派建筑影子,白墙黛瓦,与周边的竹林山水浑然一体,如同传统国画中的泼墨山水。
数百位临水玉泉的“老友”循着酒香深入酒谷,如同踏进“诗意江南”。
早在项目开工时,临水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翮就表示,打造洞藏花香酒谷是临水玉泉根据品牌定位,融合大别山自然环境精心营造的一个人文与文化氛围浓厚的场景。
如今看来,花香酒谷不负期望。
在花香酒谷一期中,包含了多个景点,如醉隐山房,此前曾斩获2022年日本IDPAAWARD国际先锋设计大奖,今年又添一枚美国缪斯MUSE设计国际金奖。
在2025年的第四届临水玉泉老友开坛节中,洞藏花香酒谷承担起了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大别山洞藏体验”的重任。
以“封藏同喜,开坛同乐”为主题,临水玉泉为本届老友节设计了一场贯穿情感与感官的体验升级,如:套大鹅、河里摸鱼、溪边钓虾、夜晚星空音乐会、开坛仪式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当消费者在钓虾时沾满泥泞的双手举起洞藏老酒,在星空下为自己亲自开坛洞藏酒香出惊叹,洞藏便不再是酒企的工艺标签,而升华为人与山、酒与岁月、品牌与土地共生共荣的生态哲学。
走过、看过、摸过溪水,闻过山花,再品这杯洞藏,滋味自然不同。开坛的仪式,也让洞藏的等待有了形状。
花香酒谷一期项目的成功,让这里成为展示临水玉泉洞藏文化、体验洞藏酒魅力的重要窗口。
花香酒谷二期项目也在第四届开坛节上正式宣布开工,未来还将新增观光栈道、滨水观景台等设施,进一步深挖大别山洞藏酒文化的独特价值,构建更具沉浸感与互动性的酒文化体验场景,推动酒旅融合向纵深发展。
“临水玉泉洞藏花香酒谷二期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现,是深化‘酒旅融合’、推动产业升级道路上的关键一步。”临水酒业副总经理王荣说。
正是临水玉泉与自然的共生共荣,串起了这杯洞藏好酒的过去与未来。
不止洞藏
2014年,临水玉泉在自己的洞藏酒庄举办了首届洞藏酒文化节,让酒庄成为消费者与品牌对话交流的文化磁场。
2020年,首届临水玉泉粉丝节又在大别山洞藏酒庄举办,随后这一IP不断升级,培育了一群忠实的粉丝群体。
到今年,第四届老友开坛节由“粉丝节”与“开坛节”融合,标志着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质变——从单向传播转向共生共创。在从消费者到品牌共建者的这一过程中,临水玉泉也通过酒旅IP实现了品牌价值的立体化呈现。
首先是品质被山水印证,开放千米洞藏长廊、私人封坛认购与年份老酒品鉴,将传统工艺转化为可感知的亲身体验。
其次是消费场景被自然重构,通过溪边钓虾、浑水摸鱼等野趣活动,星空音乐会等现代娱乐,构建“美酒+自然+社交”的沉浸式场景,让酒从宴席走向旷野,成为生活诗意的注脚。
更重要的是,其实现了价值链向土地深处扎根,将酒旅流量转化为在地产业链增长极,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增色”的闭环,每一笔消费都在反哺这片土地的生长。
临水玉泉打造酒旅产业的思路十分清晰:让洞藏酒走出陶坛、山洞,融入山水,当大别山里的风物唤起消费者情感波动,市场对临水玉泉强调的洞藏概念也就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知。
而从过去的单一藏酒功能向综合性文化景区跃进,临水玉泉也完成了从“酒庄”到“酒旅生态”的进化。数据显示,临水玉泉洞藏酒庄年接待游客已超15000人次。
当前,在白酒行业迈入存量竞争、消费场景亟需重构的时代背景下,酒旅融合已从锦上添花的营销手段,升维为驱动品牌价值跃迁与区域产业振兴的战略性抓手。临水玉泉的实践,是对自身资源的深度激活,为区域酒企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相较龙头企业的重金投入,临水玉泉依托大别山的禀赋资源,以“民俗体验+洞藏IP+山居民宿”的轻运营组合,能够通过低成本撬动高溢价,其年接待1.5万人次虽非流量巨头,但高转化率客群与高客单价的成效,验证了区域酒企聚焦精准人群、深耕体验价值的可行性。
这种“轻投入、深运营、强粘性”路径,无疑为行业探索第二曲线提供了高效能模型,为中小酒企避开规模内卷、以“体验深度”换取“品牌高度”提供了现实样本。
未来,随着临水玉泉洞藏花香酒谷二期项目的完成,这一大别山深处的酒旅融合样本或许还将为行业带来更多惊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