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商

茅五泸郎联手闯关东打市场,大商们信不信?

9月20日,由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川黔名酒·情系东北”2O17峰会在沈阳拉开帷幕。这四家重量级企业联手做市场,在酒行业几乎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当它真的发生在东北市场,当地经销商有何切身感受?且听来自当天会议现场和东北当地经销商的声音。❶经销商也动起了“联合”心思对于四家名酒企业的此次联合出击,经销商们不止于看看“热闹”,还与自身发展进行了联系思考。哈尔滨鑫富利达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东辉对此表示,短期看峰会

去团购 做终端 卖创意,定制酒连锁如何玩出大生意?

随着3D打印、柔性定制技术的成熟,物流配送的提速,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等巨头纷纷加码定制酒。2014年,茅台成立国酒茅台定制营销(贵州)有限公司,山西汾酒成立山西汾酒创意定制有限公司,2015年五粮液成立“宜宾五粮液创艺酒产业有限公司”、2016年泸州老窖定制酒有限公司成立。加上部分区域强势品牌及酒业公司纷纷加入,定制酒似乎要迎来风口。相比于大流通产品,经过多年市场运作,定制酒市场始终不温不火。具体表现为产品“起订数量多”、“定制周期长”、“定制成本高”、“仅能改包装”并未完全改变,这种

​打卡长沙“C位”太平街,这个秋糖,国宝李渡展位为啥这么火?

擅长沉浸式体验的汤司令,果然在秋糖亮出了“大招”。10月23日,国宝李渡首次以独立参展商参加2018秋季糖酒会。与秋糖期间众多以论坛和酒展方式吸引人流的方式不同,国宝李渡在太平街上,用沉浸式体验让众多参观者对李渡品牌产生了深刻印象。❶国宝李渡为何选址“太平街”布展?太平街是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分布着贾谊故居、长怀井、明吉藩王府西牌楼旧址、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四正社旧址等文物古迹和近代历史遗迹。如果说最能代表老长沙的古街,非太平街莫属,它是“古老长沙”的缩影。自战国时期长沙有城

80后酒商靠1万元起家,3年做到1000万,为何被称为“新品风向标”?

开封晟宇祥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瑶池是个80后,做酒只有4年,但他创造了一个记录:2012年靠一万元本钱起家的他,2015年公司酒水销售额就突破了1000万。他先后在开封运作过韩国低温奶、黑卡6小时功能饮料、锐澳预调酒、洋河小曲等产品。这些新品他接手后往往一飞冲天,经销商都戏称他是开封酒业的“新品风向标”。❶1万元起家1年翻了13倍2005年,21岁的孙瑶池大学毕业,走进了河南开封银行的大门。2年后不甘平庸的他放弃铁饭碗加入一家韩资食品公司,并成为该公司河南市场负责人。2012年,公司在全国推出一

@山东酒商 这是送给你的专属红包

距离2018年仅剩42天,你还在为错过名酒机会而发愁吗?现在福利来了,12月2日,郎酒将在青岛举办郎酒三大核心单品精准招商会,面向山东省区招商。名酒品牌背书狼性团队支撑全国渠道布局酒业品质标杆大力度高投放利润空间可观郎酒是酒商选品的不二之选。电梯媒体「在家门口」、「在办公室」,电视媒体「在客厅」,城市LED「在街上」,机场、高铁媒体「在路上」,手机移动端「在线上」的品牌覆盖,郎酒全面实现五位一体整合传播。从央视到山东卫视,酒商再不需要担心没有传播资源支持。汪俊林承诺:郎酒做大品牌不动摇!坚持5年

春糖征战,首座凯宾,独家曝光1000+参展企业名录!

众所周知,首座万丽&凯宾斯基两大#精品葡萄酒及国际烈酒专区#均位于人民南路大道黄金地段,相隔不到400米,往来人流不断,是公认的糖酒会第一酒店展!参展商更是突破1000家!本届全国春季糖酒会盛况空前,国家展团、品牌优质客户云集,世界级葡萄酒大咖助阵近30场商务活动!首座万丽酒店展以高品质和高规模获得业界一致好评,春糖首选,商机无限,绝对不容错过!设展时间:2018年3月18-21日1000+完整企业名录独家曝光!【首座万丽企业名录】法国国家展团▼DUBOS FRERES & CI

豫酒振兴思考:品质营销是根本!

文 | 苗国军作者系1919首席品牌官及河南1919董事长*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ID:YJTT2016)需要提升的现状:豫酒的所有企业,没有哪个企业不认同“品质是根本”。但,有几个企业真的做到了呢?据我所了解,有品质优秀的,但真的不多,即使做的不错的,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列两个亲身经历的例子:一次到一个不小的酒企,中午喝酒,喝了半斤,客观讲,口感不错,但喝完后从下午一下子睡到第二天早上。一次陪同一个行业领导去一个酒厂,对方拿的是最高端的酒招待,一入口就觉得不好喝,进行循环敬酒时,我借机

2012年后,已有近万家白酒企业消失,县级酒厂的出路在哪里?

文|徐伟、许砚伟(ID:YJTT2016)徐伟系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黑格咨询董事长,许砚伟系黑格咨询项目总监自2012年白酒进入深度调整期到现在历时6年,中国的白酒生产企业从2012年的3万家左右缩减到如今2万家左右。在消失的近万家白酒生产企业里,90%左右的企业都是市县一级的小酒企,本轮行业结构调整期内,白酒行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复苏格局:一方面全国化、省域和少部分区域强势企业基本已实现平稳增长或略增长态势。一方面市县域酒企(以下简称四线)在全国化企业凭借品牌、资本和组织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