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独家

“汾酒银号”来了,一张穿越百年的酒票背后有何智慧?

公元1919年元月,汾酒名扬巴拿马后的第四个年头,经时任阎锡山上校侍从副官的张汝苹与義泉泳经理杨得龄多方筹措,晋裕公司终于在这一年正式开张。时隔一百年后,曾经的義泉泳与晋裕公司早已“合体”,发展壮大为如今名扬中外的汾酒集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晋裕汾酒公司职员在厂房门外合影2018年9月15日,汾酒高管再次站在与100年前義泉泳的东家、股东、经理们同样的位置,身着同样的长袍马褂瓜皮小帽,以同样的姿势,留下了珍贵的合影。随后,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手持锣槌,鸣锣宣告“汾酒银号”开市。一瞬间

在低度浓香领跑的山东,推出一款52度的酒能不能行?这家70年“资历”的酒厂有话说

这在低度浓香“统治”下的山东市场,简直不可思议。且不说鲁酒企业的特色优势酒种向来都是低度白酒,单说山东市场的高度酒,也早已形成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舍得、酒鬼酒等“群雄割据”的局面,可以说鲁酒发力高度白酒市场,面临的将是内外夹击。也许也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百脉泉采取了“迂回”路线,打算挖掘山东市场在低度酒“主流度数”下,50度以上“小众型”高度酒的细分市场。❶山东是什么时候变成“低度省”的?上世纪80年代,为了节约粮食,国家开始号召白酒从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53度经典飞天茅台和52度普五便是

五粮液集团1-4月销售收入337.05亿,茅五“千亿之争”进入最后直道比拼?

日前,五粮液集团1-4月经营情况经媒体披露,今年前四个月,五粮液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37.05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利润总额65.64亿元,同比增长38%。如此业绩表现,其强劲增势引人注目,而从行业竞争格局与产业经济发展的维度来看,五粮液集团的这张成绩单,还透露出更丰富的“内涵”。❶“千亿”之争,谁占先机?今年1-4月的坚挺业绩,为五粮液实现千亿集团目标奠定了有利形势。根据规划,到2019年,五粮液集团销售收入要争取提前跨越千亿台阶,而在2017年,五粮液集团全年销售收入已超过800亿元。

李保芳、李曙光、李秋喜,中国白酒“三李时代”的实质是“改革时代”

5月6日,茅台集团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人事决定,提名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同志为茅台集团董事长人选,董事长职务任免需按有关法律程序办理。李保芳身兼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总经理三职,成为茅台集团的新一任“掌门人”。如此一来,酒行业便出现了“三李时代”这一有趣的现象。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和李保芳一起,同时执掌白酒“头部”圈层的三家代表性企业,三家企业分属浓、清、酱三大主流香型的龙头企业,代表白酒最重要的三大品类流派,它们同时也是酒业文化与品牌的三大“担当

改革开放40年关键词② “茅五剑”威名依旧

在百度百科里,对“茅五剑”的解释是这样的:“茅五剑”是指中国三大系列名酒,分别指茅台系列、五粮液系列和剑南春系列,这三大系列名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白酒。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茅五剑”这个名词?❶温故19781978年,改革开放的第一年,也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元年。这一年,白酒产量143.7万吨,啤酒年产量只有40万吨。这一年,对茅台集团来说,除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经济推动力之外,还在于低度茅台酒研究的启动。更加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是,茅台酒的产能终于突破千吨关,达到1068吨。为何意义重大?因为

王耀解读:让洋河不惜代价、不遗余力、不骄不躁去做的事是什么?

随着白酒行业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升级,线上线下一体化,以及消费个性化、低度化、年轻化和国际化,该如何顺势而为成为所有白酒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洋河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不着急。我们看到,洋河没有急躁地大干快上,而是集中资源推出梦之蓝·手工班,坚持做消费者培育,持续推进“深度分销”……在不着急的背后,洋河业绩连创新高。2016年,洋河股份实现营收171.83亿元,同比增长7.04%;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58.27亿元,同比增长8.61%。券商认为洋河稳增之中蕴藏巨大势能——全国市场份额大提升,蓝色

高端白酒如何搞定186万千万富豪?胡润这份报告内藏攻略

2017年可谓是高端酒“起势走强”的一年。当全国各地名酒纷纷提价将视线锁定在“中产阶级”时,有这么一群人的消费习惯更加受企业和大众消费者所关注,那就是千万以上资产高净值人群。这群人的“喜好”不仅仅能在小范围内形成潮流,而且可能会在全国乃至世界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1月24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1月1日,大中华区拥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86万,其中中国大陆拥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47万,比上一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