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观察

收入占全国四成,产能、利润占三成,谁说“川老大”地位不保了?

近几年,随着以茅台为首的黔酒板块、以洋河为首的苏酒板块的强劲发展,川酒版块受到了强势挤压,甚至有观点认为,“川老大”的地位已经不保。事实是这样吗?一份来自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酒业发展处的文件显示,2017年,四川省规模以上酒类制造企业41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5.5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271.5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规模以上白酒企业348家,累计产能372.4万千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57.2亿元,利润263.5亿元。全省白酒总体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产量、主营业

2018开年涨涨涨!啤酒“第二拐点”来了

日前,一段2015年5月底马化腾在香港大学的演讲视频刷屏,腾讯和阿里巴巴支持的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曾经烧钱,最高一天亏4000万元吓坏了马化腾,最终跟马云沟通,在很多资本的撮合下合并了两家公司。如今,行业高强度竞争、低利润运行让啤酒巨头们也坐不住了。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相继宣布从1月1日起对旗下产品进行提价,其中雪花啤酒餐饮渠道最低价格已经指向了4元/瓶。此前,燕京啤酒在2017年12月已经率先提价,德国、日本等啤酒品牌也纷纷传出提价消息,一场席卷啤酒行业的“涨价潮”正在来临。对于10年未涨价的国内

厦门会议上,李秋喜这些微小的举动,透露出怎样的信息?

重回5年前庆祝跨入百亿俱乐部的厦门,12月26日,汾酒召开了2017年度经销商大会。“今天的日子很特殊,汾酒将12月26日确定为年度经销商大会的举办日,不是随便选的,而是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提醒每一个汾酒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表示。不仅是精心挑选的日期,举办地点同样“暗藏玄机”——经销商大会上,李秋喜在带领经销商回顾汾酒营销转折年——2012年经销商大会时表示,“厦门是汾酒的福地”,“年会再次在厦门召开,就是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

中国美酒“茗酿”火了,“千万级”大商评价茗酿有“三心”!

2018年,“中国美酒”茗酿火了,创造了行业侧目的“茗酿现象”。行业新常态下,茗酿到底何以打动“挑剔”的经销商,成为不少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不少经销商选择代理茗酿时考量的关键。“开心、放心、省心!”日前,扬州洋顺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海洋在泸州老窖战略新品——“中国美酒”茗酿推介会扬州站的现场,向台下数百位经销商分享自己代理茗酿以来的感受。❶酒业“老炮”、“新兵”们都看中茗酿初见曹海洋,很多人可能都不会将这位年轻人与大商联系起来。实际上,曹海洋的洋顺商贸创立6年以来,已经形成了20多人的销售

两个字,李保芳透露了怎样的茅台之变?

8月20日,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营销工作会在茅台会议中心召开。对于上半年的工作,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批示”:“达到了‘稳’和‘进’的预期”。李保芳表示,首先是稳住市场价格,平稳渡过了价格调整的过渡期;其次,把握市场节奏,有序投放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三是突出茅台特色,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文化建设渐成气候;四是注重服务提升,市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综合茅台这半年多来的种种动作来看,“稳”和“进”不仅仅体现出茅台对于营销工作的落实与推进,更透露出“高质量营销”背后“高质

酱酒热,你为啥不热?

文 | 杨永华作者系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观峰智业咨询董事长最近两三年,酱酒迎来了行业前所未有的热度,用全民酱酒这个概念形容也不为过。说酱酒热,并不是说所有的酱酒企业都热。笔者最近专门针对酱酒,尤其是茅台镇的酱酒企业,包括全国其他几个相对有规模的酱酒企业做了专项研究,结论是:酱酒冰火两重天。酱酒热,不是所有的酱酒都热。相比茅台酒而言,国台,金沙,酒中酒等少数几个企业也表现出来了一定热度,去年以来不仅做到了产销两旺,而且也频频出现断货,涨价的现象。❶酱酒为什么热?一是稀

从“自家酿造”到配方“裸奔”,文王为何敢亮年份酒“底牌”?

对于食品行业而言,产品配方秘密重要性不亚于生命。最为典型的是可口可乐。据悉,可口可乐的配方自188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诞生以来,已保密超过120年。截至2000年,全球知道这一秘方的只有不到10人。然而,有一家安徽白酒企业却敢于打破“规则”。2015年,安徽文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下沉文王贡酒)推出了“人生”系列真年份酒,在产品外包装上清楚地公布了具体的酒体配方数据,这在业内尚算首次。2018年1月,文王贡酒在阜阳发布了传承“真年份、真自酿”概念的四款新品年份专9、年份专12、年份专15、年份专18

最励志假酒贩子:笔记写满“计划”,以马云为目标,还有上市梦

这些年,假酒乱象一次又一次刺激着行业神经。各式各样的假酒事件频繁上演,以至于业内人士越来越“见多识广”,对假酒案的反应也越来越常规化。但近日破获的一起假酒案却给行业画了一记惊叹号,像是笑料,又颇具讽刺意味,基本可以称作酒行业里的一场“黑色幽默”,甚至刷新了行业对假酒流通的认知。❶70位消费者买走了500万仿冒高端酒,平均一人7万多这起假酒事件发生在浙江省绍兴市,号称2011年以来绍兴地区影响最大的销售假酒案。根据媒体报道,警方破获这起假酒案时,共查扣假冒高档酒1300余瓶,价值180余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