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观察

营收262.77亿,净利逆势大增21%,青啤2017成绩单折射国产啤酒何种信号?

3月27日,国产啤酒巨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啤酒)发布2017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77亿元,同比增长0.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3亿元,同比增长21.4%。年度营收增长不到1%,让2017年青岛啤酒年报看起来有些“平淡”。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21.4%,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7.5%,又表明青岛啤酒在诸多方面颇具“亮点”。作为国产啤酒的领军品牌之一,青岛啤酒这份年报反映了啤酒行业何种趋势,又折射出哪些信号呢?❶营收平稳增长大环境仍待回暖

半年报亮三张王牌,3.0版本的1919,新一轮五年扩张怎么干?

从追求速度到质量速度平衡,从销售型公司向平台型公司转型的1919,交出了2018半年报。8月29日,1919公布2018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0.44亿,增长 19.90%,实现毛利2.58亿元,合并净利润755.7万元。更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期公司商品交易规模(GMV) 24.5 亿元,线上交易额 10.5 亿元,占比 42.86 %,公司线上线下进一步深度融合。即将再次奔跑,1919手中拥有哪几张王牌呢?❶战略转型从销售型公司到平台型公司2018年8月,1919发布消息称,公

上市一年卖到1亿,80%在餐饮,这瓶光瓶酒练了什么功?

2月6日,正一堂年会再度对酒企、经销商以及行业媒体敞开。除了“堂主”杨光以“站在未来看现在”的主题畅谈行业大势、核心管理层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各个项目组的总监在这次年会第一次被集体请到舞台中央。这些常年在酒企服务的平台总监们深入企业、紧贴市场,道出的是鲜活的行业讯息。除了隐隐透出的风向和趋势,一家酒企的悄然转变、一款产品出人意料的成长速度,同样让人心生鼓舞、感慨万千。而站在阶段性成功的节点上回望来时路途,又会发现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给人启示。就比如正一堂平台总监索少杰在会上介绍,在玻汾长期统治光瓶

国井“百亿”开辟新“四条”,这是鲁酒振兴的“标准化”路径?

2018年1月26日,距离国井确立“百亿目标”仅过去40天。山东省人大代表、国井集团董事长赵纪文在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之际,接受了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的独家专访,为国井如何实现百亿目标,引领鲁酒振兴,制定了“四步走”方针,可能是鲁酒企业迈向百亿的“标准化”路径。❶底子厚、盘子大的鲁酒,只缺百亿领头羊了群强环伺,内外交困,可以说是鲁酒的真实写照。一方面鲁酒内部“诸侯割据”;另一方面茅台等一线酒企加速下沉并高调进入山东腰部市场,让原本就艰难发展的鲁酒竞争更趋惨烈。情况在2017年开始

大单品、快消化、升级是“火坑”,大众酒别跳

百元以下大众酒需求是最大的蛋糕,也是新形势下企业竞争的重要目标市场。大众酒的大单品战略、快消化模式、产品升级话题越来越热。笔者认为,这些模式会把大众酒引向三个误区,对此需保持清醒认知。❶大众酒搞大单品战略99%的品牌不适合提出大单品战略的实践依据是以茅台飞天和牛白瓶为代表的几个强势品牌单品大获成功,理论依据则是行业转型后马太效应带来的行业品牌集中度迅速提升。不可否认,大单品战略对于一线乃至部分泛全国化的二线品牌是有指导意义,但是对大众酒不具有普遍意义。理由一:大单品需要强大的品牌势能驱动,而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