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观察
将风土变成品牌,长城发布战略大单品“海岸”,透露了李士祎什么样的思路?
文 | 云酒团队(ID:YJTT2016)在每个葡萄酒人的字典里,“海岸”都是一个焕发着神奇魅力的词汇,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风土,而早已成了这一方风土所酿造出的葡萄酒品质的背书。但对于如今的长城来说,“海岸”已不仅仅止于此,而是具备了更加丰富的涵义。4月27日,在以“海岸风土,看蓬莱”为主题的中国葡萄酒海岸产区风土研讨会上,长城发布了一款战略大单品,名便唤作“海岸”。❶把风土变成品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作为中国葡萄酒的发祥地,蓬莱是中国种植酿酒葡萄的主要地区,拥有中国葡萄酒史上最灿烂、最
长城祭出“红色国酒”王炸,牵动了谁的神经?
进入2018年,之前略显沉寂的国产葡萄酒,接连爆出大事件,似乎预示着国产葡萄酒接下来将有更重的市场“戏码”。而这其中最具“主角”气场的,莫过于打出“红色国酒”新定位的长城。“国酒”向来是酒业最有分量的一项“头衔”,它是品牌地位、市场身份的象征,围绕“国酒”还曾引发过业内的若干争端。而随着长城高调卡位“红色国酒”身份,或将引起葡萄酒行业的新一轮明争暗斗。❶长城=国酒?1月8日至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行程。9日晚,马克龙总统来访招待晚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长城葡萄酒旗下长城桑干
读懂这五大关键词,2018年的机会就不会偷偷溜走了
2018年,注定是一个新时代。2017年,我们伟大祖国真正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让酒类行业的每一个人都心中充满对未来的希望;也对自己的生意充满了焦虑。准确地说,酒行业的生意在“国八条禁令”发布后就进入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了。在这种新旧时代的交替推动下,禁酒强国的政策在历朝历代都有表现。大约3000年前,由于周朝人亲眼目睹了商王朝新年的灭亡,他们认为夏、商两代灭亡的核心原因之一在于嗜酒无度,因而将承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周朝还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其中规定:“王公诸侯不准非礼饮酒,
中国美酒“茗酿”火了,“千万级”大商评价茗酿有“三心”!
2018年,“中国美酒”茗酿火了,创造了行业侧目的“茗酿现象”。行业新常态下,茗酿到底何以打动“挑剔”的经销商,成为不少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不少经销商选择代理茗酿时考量的关键。“开心、放心、省心!”日前,扬州洋顺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海洋在泸州老窖战略新品——“中国美酒”茗酿推介会扬州站的现场,向台下数百位经销商分享自己代理茗酿以来的感受。❶酒业“老炮”、“新兵”们都看中茗酿初见曹海洋,很多人可能都不会将这位年轻人与大商联系起来。实际上,曹海洋的洋顺商贸创立6年以来,已经形成了20多人的销售
两个字,李保芳透露了怎样的茅台之变?
8月20日,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营销工作会在茅台会议中心召开。对于上半年的工作,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批示”:“达到了‘稳’和‘进’的预期”。李保芳表示,首先是稳住市场价格,平稳渡过了价格调整的过渡期;其次,把握市场节奏,有序投放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三是突出茅台特色,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文化建设渐成气候;四是注重服务提升,市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综合茅台这半年多来的种种动作来看,“稳”和“进”不仅仅体现出茅台对于营销工作的落实与推进,更透露出“高质量营销”背后“高质
酱酒热,你为啥不热?
文 | 杨永华作者系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观峰智业咨询董事长最近两三年,酱酒迎来了行业前所未有的热度,用全民酱酒这个概念形容也不为过。说酱酒热,并不是说所有的酱酒企业都热。笔者最近专门针对酱酒,尤其是茅台镇的酱酒企业,包括全国其他几个相对有规模的酱酒企业做了专项研究,结论是:酱酒冰火两重天。酱酒热,不是所有的酱酒都热。相比茅台酒而言,国台,金沙,酒中酒等少数几个企业也表现出来了一定热度,去年以来不仅做到了产销两旺,而且也频频出现断货,涨价的现象。❶酱酒为什么热?一是稀
从“自家酿造”到配方“裸奔”,文王为何敢亮年份酒“底牌”?
对于食品行业而言,产品配方秘密重要性不亚于生命。最为典型的是可口可乐。据悉,可口可乐的配方自188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诞生以来,已保密超过120年。截至2000年,全球知道这一秘方的只有不到10人。然而,有一家安徽白酒企业却敢于打破“规则”。2015年,安徽文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下沉文王贡酒)推出了“人生”系列真年份酒,在产品外包装上清楚地公布了具体的酒体配方数据,这在业内尚算首次。2018年1月,文王贡酒在阜阳发布了传承“真年份、真自酿”概念的四款新品年份专9、年份专12、年份专15、年份专18
最励志假酒贩子:笔记写满“计划”,以马云为目标,还有上市梦
这些年,假酒乱象一次又一次刺激着行业神经。各式各样的假酒事件频繁上演,以至于业内人士越来越“见多识广”,对假酒案的反应也越来越常规化。但近日破获的一起假酒案却给行业画了一记惊叹号,像是笑料,又颇具讽刺意味,基本可以称作酒行业里的一场“黑色幽默”,甚至刷新了行业对假酒流通的认知。❶70位消费者买走了500万仿冒高端酒,平均一人7万多这起假酒事件发生在浙江省绍兴市,号称2011年以来绍兴地区影响最大的销售假酒案。根据媒体报道,警方破获这起假酒案时,共查扣假冒高档酒1300余瓶,价值180余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