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酒地理局


近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5G工厂名录,5家酒企入选: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泸州老窖黄舣园区5G工厂、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会稽山绍兴酒5G工厂、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的百威雪津啤酒智慧低碳5G工厂、湖北省石花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酿酒5G工厂、黄鹤楼酒业(随州)有限公司的黄鹤楼酒业智能酿造5G工厂。


此外,酒类包装配套公司四川泸科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宜宾普拉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旗下的智能化5G工厂同样入选。


算上2023年、2024年工信部公布的10家酒类生产5G工厂,现在“榜上有名”的酒业5G智慧化标杆,已经有17家。



传统酿造这个最依赖“老师傅”手感与经验的行业,正掀起一场5G智能化革命。


想象一下,5G正重塑这一切:


高粱地里,传感器化身“数字农夫”,精准呵护每一株作物;在发酵车间,数据实时流淌,大师傅通过屏幕便能“穿透”陶坛,洞察微生物的奇妙变化;而从生产线到消费者杯中,每一瓶美酒都带着可追溯的“数字生平”。



泸州老窖黄舣园区:白酒智变的灯塔工厂


在四川泸州东南12公里处,长江蜿蜒流过一座名为“黄舣”的小镇——因江岸多黄泥而得名。


如今,这片土地酒香弥漫,已成为泸州老窖智能化酿造的核心现场,也是一座飘着酒香的“数字试验场”。泸州老窖黄舣园区5G工厂,就坐落在这里。


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图源@泸州老窖


这片总投资超百亿元、占地约3500亩的酿酒生态园,自2016年启动建设,于2020年底全面投用。它不仅是泸州老窖近年来最重大的技改项目,也被视作我国白酒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志性工程。


园区建成后,为泸州老窖带来每年10万吨优质纯粮固态白酒的新增产能,以及38万吨储酒能力。


更“快”的变革,来自于5G。


在黄舣园区建设初期,泸州老窖前瞻性地推进5G专网建设,采用SA独立组网实现园区100%覆盖,包括酿造中心、制曲中心、智能包装中心等关键区域全部接入高速、低延迟、高可靠性的内部网络。


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5条灌装生产线平均生产速度达15000瓶/时,与传统包装生产线相比,生产效率提高2倍以上,相当于每秒完成4瓶泸州老窖酒的包装。图源@泸州老窖


这张看不见的网,打破了以往设备、人员与系统间的数据孤岛,推动生产从“经验主导”转向“数据驱动”。


效率的提升直观可见。在智能包装中心,流水线每秒灌装4瓶白酒,每小时达15000瓶,效率达到传统产线的2倍以上,不良品率则控制在0.05%以下。节能方面,园区年减少碳排放620吨,并获评为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而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泸州老窖将整个园区3000余亩区域、6万余台设备“复制”到虚拟空间中,构建起全工厂级别的数字镜像。该系统借助实时数据与AI预测,将设备利用率提高45%,应急响应效率提升40%,运维成本降低25%


图源@泸州老窖


此外,泸州老窖还整合历史数据、实时监测与老师傅的经验,构建“黄金生产批次”模型,可精准预测优质酒出酒比率。


从黄舣眺望出去,这座5G工厂不仅是一座高效生产的样板,更是传统酿造在现代科技中的一次深度重构。它印证了——真正的好酒,既来自风土,也来自科学生产。



百威雪津:面朝大海的啤酒智能酿造标杆


福建莆田,倚山向海,气候温润。


这座素有“荔城”美誉的东南沿海城市,不仅因妈祖文化闻名,更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酿造佳酿的理想之地。


与海洋仅一线之隔的百威雪津啤酒工厂,坐拥天然深水良港,海风拂过厂区,也吹来了数字化变革的浪潮。


作为生产八大啤酒品牌的高端生产基地,百威雪津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了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智能管理系统。图源@百威雪津啤酒


在这里,搭载5G模组的机器狗,正迈着稳健的“步伐”穿梭于罐群与管道之间。


它不时停下,“注视”着仪表的读数,或用红外热成像感知阀门的温度,甚至能捕捉到人耳难以分辨的异常声纹——这一切数据,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至中央控制平台,实现从“人工判断”到“数据决策”的跨越


机器狗这个“智能巡检员”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中仍行动自如。图源@百威雪津啤酒


机器狗不仅将员工从高温、高噪、高危的环境中解放出来,更以精准、可追溯、无间断的巡检,重新定义着酿造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当然,这只是百威雪津5G智造的一个缩影。


目前,百威雪津整个厂区1200亩范围内已实现中国电信1000M工业级5G网络全覆盖,15条产线接入了同一张“神经网络”


依托5G+工业互联网架构,百威雪津的酿造、动力、物流等重点区域的设备状态被实时建模分析,AI算法深度应用于预测性维护、智慧能源管控、AGV调度等场景,形成“采集-分析-干预”的闭环管理机制。


图源@百威雪津啤酒


“国家智能制造战略与消费多元化的趋势,共同推动了行业变革。”百威雪津啤酒厂长胡晨光表示,公司高层很早就前瞻性布局数字化转型,从建厂之初就立志打造“绿色智慧低碳工厂”。2022年初,5G+智能制造项目的全面启动,为转型按下加速键。


挑战亦随之而来。例如,“数据孤岛”和员工技能适配问题,都成为亟待突破的瓶颈。


胡晨光坦言:“不同厂商的设备与技术标准不一,导致系统兼容性问题。”为此,百威雪津致力于推动全流程数据标准化,并内外协同整合资源,持续优化数字化平台。


而在人才方面,百威雪津早在2000年就开始将数字化能力纳入员工技能模型,并提供系统培训,帮助员工从传统作业转向人机协同。


图源@百威雪津啤酒


“数字化转型最大的保障,是员工技能的提升。”胡晨光表示,从长期来看,5G能够倒逼技术和管理升级,强化产业链生态角色,为百威雪津在数字化领域持续不断迭代升级奠定良好基础。


引入5G+智能制造技术成效显而易见:瓶装线效率从每小时3.5万瓶提升至5万瓶,罐装线更是从7.2万罐跃升至最快16万罐,整体生产效率提升高达144%


在产量攀升的同时,质量稳定性不降反升——AI精准酿造系统正不断优化啤酒的口味一致性,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的追求。此外,百威雪津还实现了100%绿电使用,并实现了碳达峰。


图源@百威雪津啤酒


展望未来,百威雪津计划进一步深化5G与AI、大数据的融合,探索更多AI驱动的预测性维护、柔性生产等创新场景,同时加强跨行业生态合作,推动“啤酒+文旅+数字”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消费品牌。


“我们相信,百威雪津不仅会成为中国啤酒行业智能制造的标杆,更将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工业的创新力量。”胡晨光说道。



用5G,重构产业链条


对酒类酿造行业而言,5G工厂不是简单的“网络升级”,而是一次把传统经验工艺转化为“可测量、可预测、可复制”的工业知识体系的系统重构。


从白酒、啤酒、黄酒,再到包装配套企业,5G正以惊人的速度跨越品类和地域,重塑酒业的生产与协同方式。


工信部5G工厂评选自2023年启动以来,酒业已陆续有17家单位入选,涵盖头部白酒、主流啤酒、百年黄酒及关键配套包装企业。


从劲牌、古井、洋河,到百威、古越龙山、会稽山,再到泸科源、普拉斯包装——一条以5G为纽带,贯通酿造、灌装、包装、溯源的全产业链数字化图景正在清晰展开。


图源@AI生成


这不仅标志着企业内部的智能化转型,更意味着整个行业生态的升级。


5G技术正促使上下游之间实现数据共享与实时响应,例如包装企业可与酒厂联动调整生产节奏,物流环节能动态优化储运环境。而在消费端,基于5G的全程透明溯源,让“一瓶酒的前世今生”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增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纽带。


可以说,5G工厂正在重新定义“好酒”的生产标准——它不止源于匠心传承,更依托于稳定、高效、可追溯的现代化生产体系


未来,随着更多企业融入这一生态,中国酒业亦将在这场以技术为引擎的变革中,迎来品质表达与产业协同的新时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