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联合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轻化工大学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举办的“2025第四届国际传统发酵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四届固态酿造产业技术创新论坛和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会”举办。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出席大会并致辞。他说:
千年盐都,今更胜昔,我们因“传统发酵”相聚在此,共同开启 2025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产业发展大会的序幕。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向大会的联合主办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以诚挚敬意,向承办方泸州老窖、四川轻化工大学的精心筹备表示衷心感谢,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致以最热烈的问候!
发酵食品是人类文明的“活态遗产”,是不同文明在与自然共生中凝结的智慧结晶。从中国的白酒、黄酒、酱油、泡菜,到欧洲的奶酪,每一种风味背后,都沉淀着特定地域的农耕文化与匠人精神,更承载着“天人共酿”的共性哲学——它从不只是某一个民族的专属财富,而是人类在漫长生产生活中共同积累的文化瑰宝,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作为酒类流通领域的行业组织,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始终认为,酒类与其他传统发酵食品虽看似不同品类,但共享“以传承为根、以创新为魂,以消费为本”的发展逻辑。
发酵,是人类最古老的食品加工方式之一。
数千年来,发酵食品是人民餐桌上的重要角色,为人们带来丰富的营养和美味。以酒为例,顺天时而为,应地气而酿,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得一方风土,传一脉风味。这样的发酵食品,已深深烙印在文化基因和传统血脉之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发酵,也是最前沿的食品科学技术。
发酵食品来自复杂的微生物作用,是环境与生态,自然与人工共同作用的产物,中国工业微生物学奠基人陈騊(音:淘)声先生曾说:“如果谁能把白酒微生物研究透了,他能拿诺贝尔奖”。特别是当下,发酵正以其独特的生物转化能力,成为推动产业向健康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社会消费升级、人民美好生活,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发酵食品基于其独特属性,对于促进消费、创新消费,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对传统发酵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有三点建议:
一是以科技赋能工艺,让“人类老手艺”跟上“消费新节奏”。
积极推动“经验酿造”向“数据酿造”转型,推动发酵工艺数字化,建立微生物调控、风味优化的数据库,用 AI 技术提升生产效率。让这份 “人类遗产” 在科技加持下更具可持续性,打造更符合新市场、新消费价值取向的发酵好产品。
二是以文化激活品牌,让“人类老味道”讲好“消费新故事”。
深入挖掘传统发酵食品背后的文明基因与地域特色,通过沉浸式场景、跨文化传播,让传统发酵食品成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纽带,增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塑造“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发酵好品牌。
三是以流通链接全球,让“人类好味道”走向“消费新天地”。
持续推动传统发酵食品国际化进程,推动传统发酵食品通过跨境电商、国际展会对接全球需求;同时优化国内渠道,推动厂商共建“共创共享”模式,直连消费者需求,让这份“人类遗产”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新空间。
传统发酵食品产业是关乎人类饮食文化、关乎全球民生福祉、关乎文明传承未来的产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愿与各方一道,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全球传统发酵食品产业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提供更实服务支撑。让我们以此次大会为起点,用文化唤醒价值,用科技驱动升级,用流通链接世界,让更多传统发酵食品从“老字号”变为“新国潮”,从“中国味道”变为“世界共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