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区域酒企如何突围全国化困境?汤沟酒业以“样板市场”破局,依托五大战略法则实现区外市场180%的高增长,为行业提供了一个“精耕细作”的实战样本。
作者深度剖析汤沟“精准选点锚定价值洼地、次高端产品矩阵卡位蓝海、‘团购+宴席’双引擎驱动动销”等核心策略,揭示其通过“资源压强法则”在头部品牌夹缝中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底层逻辑。
尤其是对“费用四维管控”“厂商一体化组织进化”等落地工具的拆解,直击区域酒企“费用高企”与“执行力薄弱”的核心痛点,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策略参考。
*云酒头条《争鸣》栏目,旨在营造百家争鸣之氛围,呈现酒业研究者关于品牌、营销、市场、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思考,长期欢迎各方来稿。
在白酒行业集中化与消费分级并重的竞争格局下,和君咨询协助汤沟酒业以“样板市场”为突破口,通过“精准选点、产品卡位、渠道重构、费用杠杆、组织进化”五大战略法则,实现区外样板市场180%的爆发式增长。
其核心逻辑在于:聚焦资源打造“可复制的区域标杆”,以错位竞争切入次高端蓝海,通过“团购+宴席”双引擎驱动动销闭环,构建“四维费用管控”提升费效比,并以“厂商一体化”强化执行力。汤沟的实践为区域酒企全国化提供了样板市场“精耕细作”的样本启示。
在白酒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区域酒企如何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全国化布局,一直是业界探讨的热点话题。
汤沟酒业,坐落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以其独特的“舒雅浓香”风格闻名遐迩。面对白酒市场的多元化竞争态势,汤沟酒业明确了“稳存量、拓增量”的战略定位,旨在通过深度占有产地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区外市场,构建独特的操作体系与增量模式。
基于此,2024年伊始,汤沟酒业在区外市场遴选了八个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市场作为样板试点,以期通过样板市场的成功运作,为企业的全国化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结合汤沟酒业在区外样板市场推进中的实践案例,剖析其崛起背后的关键密码,为区域酒企的全国化战略提供借鉴与启示。
在白酒行业集中化进程加速的2024年,规上头部企业已占据行业超50%的营收,区域酒企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作为“三沟一河”中唯一未上市的老名酒,汤沟酒业正深陷双重绞杀困局。
省内市场,洋河凭借“深度分销”掌控江苏省内24%左右市场份额,今世缘借势宴席场景创新抢占江苏省内16%左右市场份额,两大寡头构建的渠道护城河令江苏省内区域酒企难以突围。
江苏市场有着较高的消费水平及消费频次造就充足的市场容量,成为其他品牌白酒省外突破的重点市场,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泸州老窖、郎酒等品牌纷纷在江苏聚焦投入资源,依托主导产品及系列酒等品牌抢占中高端、次高端价位段,整体流通规模出现上升趋势。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汤沟酒业以“资源压强原则”为底层逻辑,创造性地构建了“三维度精准选点模型”,实现了从传统市场扩张向战略聚焦的范式转变。这一战略突破不仅重塑了区域竞争格局,更为行业提供了中小酒企突破头部垄断的创新样本。
市场容量与竞争空白象限
汤沟酒业通过建立“市场容量-竞争强度”矩阵模型,优先选择白酒消费规模在5亿元以上,且洋河、今世缘等区域龙头在100-300元、500-800元价格带尚未形成绝对垄断的区县要地,对于汤沟来说,存在结构性市场机会。
经销商能力评估体系
建立“政商资源-终端网络-资金实力”三维评估模型,设置首年主导产品销售目标不低于500万元的准入门槛。特别强化对经销商圈层资源的量化评估,要求合作方在核心消费圈层的转化率不低于40%。2024年入选的样板市场经销商平均拥有双位数以上的政商核心客户群,领袖现象赋能核心终端,对于网点布局效果显著。
可复制性验证机制
构建“团购推动-乡镇辐射-品牌体验”三位一体的验证体系:一是始终围绕商业自身资源,完成团购销售转化,实现基本盘转动。二是乡镇市场实施“1+N”网点布局,每个核心乡镇培育1家核心店带动N个其他终端联动销售。三是通过国藏守艺馆/品鉴中心构建品牌体验矩阵,实现对核心客户群体的深度培育及品牌赋能。目前已形成“泰州模式”等商业模式的可复制。
汤沟酒业的精准选点战略揭示了中小酒企的破局之道:在头部品牌垄断的市场格局下,通过构建“三维度评估模型”实现战略聚焦,运用“资源压强原则”形成局部优势,最终通过标准化复制实现区域突破。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更构建了可持续的竞争壁垒。
这种精准选点的核心在于将“精准”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科学的市场评估、深度的渠道协同和创新的体验营销,在红海市场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蓝海空间。汤沟酒业的实践证明,在白酒行业的存量竞争时代,战略聚焦的价值远远超过规模扩张,精准选点的能力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要素。
在白酒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汤沟酒业以“价格带卡位战”为核心战略,成功在洋河、今世缘等区域巨头的夹缝中开辟出次高端市场新赛道。通过构建“三维产品矩阵”和实施“场景化营销”策略,企业不仅实现了区外市场的突破性增长,更重塑了次高端市场的竞争格局。
行业趋势的战略洞察
华安证券发布的《江苏白酒巡游系列报告之一:探秘苏南、苏北龙头白酒格局与升级路径》显示,江苏省整体白酒消费价格带逐步向400元以上跃升,次高端价位带快速扩容,市场规模将突破历史新高。汤沟酒业敏锐捕捉到这一结构性机遇,通过建立“价格带竞争强度”矩阵模型,避开洋河、今世缘的强势价格带,以藏系列主攻100-300、500-800元价格带市场。
三维产品矩阵构建
汤沟国藏G系列(400-600元),对标洋河梦6+和国缘V3/4K。此价位产品主攻政商务宴请,结合商业自身资源优势,配套个性化服务,错开主竞品实际成交价格,实现目标客户用酒转化。
汤沟窖藏1988系列(100-300元),大众主流价位区间推出“梯度化产品组合”:汤沟窖藏1988献礼版覆盖大众消费,主攻乡镇宴席市场;汤沟窖藏1988经典版主攻城镇宴席市场;汤沟窖藏1988至尊版抢占商务副牌市场,补充国藏系列下延消费需求。
汤沟清窖系列(800元以上),采用“守艺馆+品鉴中心”深度培育策略,构建汤沟高端酒价值体系,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
汤沟酒业的次高端战略揭示了区域品牌的破局路径:通过建立“价格带-场景-消费群体”三维坐标系,实现精准卡位;运用“差异化产品组合+场景化营销”策略,构建竞争壁垒。
这种产品卡位的核心在于将“错位竞争”转化为市场胜势,通过洞察消费升级趋势,在头部品牌尚未完全饱和的次高端市场建立桥头堡。汤沟酒业的实践证明,在存量竞争时代,产品卡位的本质是抢占消费者心智,而差异化的产品矩阵则是突破头部垄断的关键武器。未来,随着次高端市场规模不断突破,这种 “精准卡位+场景深耕”的战略模式,或将成为区域品牌全国化征程的重要参考范式。
在白酒行业渠道变革的关键期,汤沟酒业以“消费者主权时代”为认知起点,创新性构建“团购+宴席”双引擎驱动模式,突破传统渠道铺货思维,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动销闭环。这一战略重构不仅实现了渠道效率的局部提升,更增添了区域品牌突破渠道瓶颈的新范式。
渠道变革的底层逻辑重构
2024年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传统渠道库存周转天数显著增加,70%的酒企存货周转天数出现上涨,而团购渠道和宴席场景的动销效率更优于传统渠道。汤沟酒业敏锐洞察到:白酒消费已从“渠道驱动”转向“场景驱动”,构建“人-货-场”的精准匹配成为渠道重构的核心命题,团购渠道在意见领袖渗透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宴席场景则是实现规模化动销的黄金入口。
团购渠道的“精准爆破”战略
核心消费培育矩阵,要构建“10+20+100”圈层渗透模型:每个样板市场培育10名核心品鉴顾问、发展20家企业团购客户、影响100名关键消费者。通过“四步培育法”——产品体验、文化认同、价值共创、圈层裂变,形成持续的口碑传播链。
构建五维渗透“酒、企”联动体系:一要精准锁定目标企业;二要通过品鉴会激活需求;三要实施主导产品个性化渗透;四要围绕企业设计主题营销活动;五要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实现酒企与企业的长期联动与销售转化。
宴席渠道的“场景化运营”体系
构建宴席场景价值服务模型:针对不同用酒规模的宴席(3-10桌的中小型宴席/20桌以上大型宴席),提供推出个性化的增值方案。
汤沟酒业的渠道重构实践揭示了白酒渠道变革的深层逻辑:在消费者主权时代,渠道竞争力取决于对消费场景的精准解构和深度运营。这种“双引擎驱动”模式不仅实现了短期动销突破,更构建了可持续的渠道生态系统。未来,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汤沟酒业的渠道创新或将催生更多元化的场景化营销模式,为行业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战略参考。
这种渠道调整的核心在于将渠道从“货物流通管道”转变为“价值创造平台”,通过团购渠道实现品牌价值的深度渗透,通过宴席场景完成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汤沟酒业的实践证明,只有以消费者为中心重构渠道逻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在白酒行业费用投放普遍陷入“两高一低困境”(高投入、高库存、低回报)的背景下,汤沟酒业以费效为突破口,创造性构建“四维费用管控模型”,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战略转型。这一举措不仅重塑了区域品牌的费用管理范式,更为行业提供了存量竞争时代的费用优化样本。
行业痛点的战略洞察
传统费用投放存在三大顽疾:品牌传播碎片化导致认知成本高企、渠道补贴低效引发价格倒挂、消费培育滞后造成动销脱节。
四维费用管控模型构建
一是品牌造势的“三棱镜”策略(地标媒介+矩阵传播+事件营销)。包括地标媒介:品牌广告集中投放地标媒介,根据区域特点,公司层面聚焦费用投入,提升品牌能见度。矩阵传播:建立视频号/抖音(官方账号+分公司账号)传播矩阵,重点宣传品牌、产品、事件。事件营销:联动区域市场特色植入圈层文化,沉浸式品鉴汤沟,增加消费粘性与品牌认知度。
二是渠道锁店的“动态博弈”机制。建立“陈列质量—动销效率”双维度评估体系,实施“一店一策”精准补贴,对核心终端实施“阶梯式补贴”,动态提升渠道费用灵活度。
三是消费培育的“体验闭环”系统。根据商业特点,构建“品鉴会—回厂游—守艺馆/品鉴中心”三级培育体系,增加消费培育机会,起到品牌推广目的。
四是机动费用的“敏捷响应”机制。预留10%-15%机动战备费用,建立“竞品动态监测—市场响应评估—资源调配决策”快速反应机制,应对竞品反攻、节日促销等突发需求,做到费用使用灵活、聚焦投放。
汤沟酒业的费用调整模式揭示了白酒企业的破局路径:通过构建“品牌-渠道-消费者-应急”四维管控体系,实现费用投放的精准化、效能化、敏捷化。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经营风险,更构建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这种费用杠杆的核心在于将费用从“成本项”转化为“投资项”,通过科学化的合理投放,实现品牌价值、渠道效率、消费者体验的协同提升。汤沟酒业的实践证明,在存量竞争时代,费用管控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而“四维模型”正是改善费用困局的关键密钥。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汤沟酒业以“组织优化”为支点,构建区域市场的“厂商一体化”执行体系,破解传统渠道协作效率低下的行业顽疾。通过团队共建、考核变革、管理机制三大举措,区域市场实现了从战略规划到市场落地的高效转化,为区域品牌突破组织瓶颈提供了落地样本。
团队共建的“双轨驱动”模式
创新实施“1+1+2N”团队配置。厂家派驻1名城市经理+经销商配备1名专职业务主管,厂家驻派N名业务人员+经销商配备N名专职业务人员,共同拓展市场。
考核体系的“动态平衡”机制
优化“三维考核指标”。根据区域市场的销售节奏,优化基础指标(销售量化调整)、过程指标(核心终端打造)、战略指标(藏系产品占比)。建立“双向考核”机制,厂家团队侧重品牌建设考核,经销商团队聚焦动销指标。针对不同市场类型、商业类型实施“弹性系数”管理,强化核心终端建设、团购单位开发、宴席达成等指标完成系数与绩效深度捆绑。
管理机制的闭环
构建“周复盘-月考核-季升级”的PDCA循环机制。即每天组织晨会、每周召开厂商推进复盘会,通过规划排期实时追踪目标序时进度。每月进行既定工作考核,从市场表现、协作效率、重点工作完成等维度综合评估业务。每季度开展组织效能审计,优化工作流程,评估业务能力,建立汰换、晋升通道。
汤沟酒业的组织优化揭示了区域酒企的破局路径:在渠道碎片化时代,厂商关系必须从“交易型”转向“共生型”。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执行效率,更构建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未来,随着数字化工具的深度应用,汤沟酒业的“厂商一体化”模式或将升级为“数据驱动的智能协作平台”,推行更具前瞻性的组织管理范式。
这种组织进化的核心在于将团队能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通过团队共建实现资源整合,通过考核多元化引导战略聚焦,通过管理机制提升执行效能。汤沟酒业的实践证明,在白酒行业的存量竞争时代,组织进化的速度将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变量。只有构建敏捷高效的执行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战略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突破。
汤沟酒业与和君咨询自2022年签订战略合作以来,从“输血”到“造血”,和君咨询以“全链主导+深度协同”模式,深度融入汤沟样板市场战略全周期,以“规划-执行-迭代”闭环体系,成为推动汤沟战略落地的核心引擎,实现汤沟区外样板市场有效增长。
顶层设计:精准制导,锁定突围路径
数据驱动选点:依托行业数据库及“三维评估模型”,量化分析8个候选样板市场,筛选出高潜力低风险区域,避免资源浪费。
差异化战略框架:主导设计“藏系列产品矩阵”与“团购+宴席双引擎”战术,制定年度营销计划,明确资源投入节奏与目标拆解。
执行攻坚:标准化工具,确保动作落地
渠道工具包:推行“10+20+100”圈层渗透模型与团购“培育四步法”,以及设定宴席专项政策支持,将策略转化为可执行动作。
动态费用管控:构建“四维费用管控模型”,实施科学并动态费用投放,有规划、有落实、有跟进、有评估,最终起到费用聚焦、费控科学化的目的。
组织升级:厂商一体,强化执行力
铁三角协同:和君项目经理定期入驻市场落地指导,汤沟城市经理+经销商团队通过“日清周复盘”机制固化执行动作。
管理赋能:引入渠道管理措施,终端拜访数据可视化,市场终端拜访效率提升,需求响应效率提升。
效果闭环:数据跟踪,预警纠偏
数据跟踪:每周完成样板市场关键指标数据跟踪,针对“进销存”、市场推进情况、费用使用情况等全方位剖析。
预警纠偏:通过数据分析与市场市场实地走访,做到过程及时预警纠偏,问题发生及时响应处理,保障市场推进有序。
汤沟酒业的区外突围,为区域酒企全国化提供了三条铁律:一是战略聚焦:拒绝盲目扩张,资源压强投入可复制的样板市场。二是战术精准:从产品到渠道,每个环节需“量身定制”差异化策略。三是组织韧性:厂商一体化团队是突破执行瓶颈的核心抓手。
和君咨询认为,在存量竞争时代,区域酒企的全国化并非“攻城略地”,而是“精耕细作”。汤沟的实践证明:唯有聚焦、精准、敏捷,方能在红海中开辟蓝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