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沙龙以中国首部中国葡萄酒行业纪录片《觉醒的葡萄》为切入点,聚焦中国葡萄酒在传播与消费层面面临的三大现实困境:不被看见、不被理解、不被信任。
活动邀请香格里拉葡萄产业发展协会执行会长、《觉醒的葡萄》执行制片人兼联合出品人汤蕾,《觉醒的葡萄》导演 Sebastian Basco 担任主讲嘉宾,同时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马会勤、《LE VIN 寰球美酒》杂志出品人兼主编高翔参与圆桌对谈。讨论围绕传播逻辑、文化认知与市场机制三个层面展开,直面当前中国葡萄酒产业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活动现场)
李德美教授在沙龙中指出,过去几十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在种植、酿造、品牌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出产”到“入口”,从“被看见”到“被选择”,仍存在结构性障碍。许多品牌努力“上镜”,却难以真正“上桌”。这一困境的根源,不仅在于讲故事能力的欠缺,更在于长期缺乏稳定的文化表达体系与消费者认知机制。
在沙龙现场,嘉宾们通过对《觉醒的葡萄》片段的分析和互动讨论认为:中国葡萄酒尚未形成清晰、可识别的文化语言,其市场表达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视角”与“西方语法”。
(香格里拉葡萄产业发展协会执行会长、《觉醒的葡萄》执行制片人兼联合出品人汤蕾在活动现场)
(《觉醒的葡萄》导演 Sebastian Basco 在活动现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马会勤 在活动现场)
在当前经济承压、传播分化、信任稀缺的背景下,本次沙龙不仅是一次面向专业观众的知识分享,也是一场中国葡萄酒积极回应行业痛点、推动文化表达体系建设的实际行动。李德美教授表示:“从上镜到上桌,是传播逻辑的演进,更是文化认同机制的重构。真正有效的表达,不是被看见,而是被信任。”
(《LE VIN 寰球美酒》杂志主编高翔在活动现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