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玥 曾经,传统意味着庄严与距离;而今天,一场由内而外的国风热潮正席卷而来。 故宫的文创、李宁的国潮、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等,都在用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古老基因,证明真正的传统,恰恰孕育着最先锋的生命力。 而今,这场革命的风,也吹进了绍兴的酒库。古越龙山,这个守着千年酿造秘方的老字号,正以一场大胆的自我革新,打破黄酒“父辈专属”的刻板标签。它用咖啡黄酒匹配年轻人的早C晚A,用冰彫气泡黄酒抢占音乐节的微醺时刻,更让糯米威士忌闯入洋酒的腹地。 古越龙山正用一场自我驱动的“革命”验证,文化真正的生命力,不在于它被保护得多好,而在于它能否在当下的生活中,找到新的呼吸。 引领黄酒系统革新 2021年,古越龙山提出“高端化、年轻化、全球化、数字化”四化战略,开启了一场从产品到渠道,从营销到文化的全面革新。 产品维度,聚焦风味革命与技术突破。 一方面,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开发低度潮饮系列。2024年上市的“啡黄腾达”咖啡黄酒,创新性地将黄酒醇香与咖啡浓香完美融合;“平步青云”青柠黄酒采用NFC工艺,果汁含量达12%,成功破解黄酒甜腻感的难题。2025年进一步升级,推出易拉罐装5度咖啡黄酒气泡型,适配露营、音乐节等新兴消费场景。 另一方面,突破传统工艺局限,研发高度纯饮产品。“无高低”黄酒通过与江南大学合作筛选的“古越龙山1号酵母”,在纯自然发酵条件下将酒精度提升至20度,同时将糖分控制在干型黄酒范围(≤15g/L)。该产品上市一年销量突破330万瓶,登顶抖音商城黄酒爆款榜、人气榜双第一。其2.0版本更将酒精度推至26度,满足硬核消费群体的需求。 渠道维度,推动场景革命与体验升级。 线下布局全球65家品鉴馆与慢酒馆,打造“可品饮的文化现场”;线上构建数字化渠道体系,中央酒库直播基地实现“直播溯源+文化输出”的创新模式,年销售额突破亿元。 更重要的是,古越龙山为贴近年轻消费者,主动融入一切需要酒精的社交节点:深度参与迪荡音乐节、嵊州氧气BAOBAO音乐节等潮流活动;冠名浙BA篮球联赛绍兴联队,将产品植入运动场景;打造“7.9”节IP,通过“全场新黄酒免费畅饮+美食市集”的形式,使黄酒成为Z世代的社交货币。 文化维度,强化叙事革新与IP打造。 在文化传播层面,古越龙山实现了从传统叙事到现代表达的转变。冠名《诗酒中国心》文化综艺,创下12亿全平台曝光量,让黄酒以“文化主角”身份登陆主流荧幕;在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上,“只此青玉”与顶级明星同台,覆盖超3亿观众。 同时,打造自有IP资产:“小青玉”吉祥物成为品牌的文化信使;“百城共品古越龙山”全球主题营销让黄酒与地域美食文化深度结合,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自然融入。 时代活力源于深厚底蕴 古越龙山这场令人瞩目的“革命”,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所有创新与突破的底气,正来源于企业扎根数千年的传统酿造智慧,以及将这种智慧转化为现代生产力的科技实力。 其一,是微生物基因库的不可复制性。传统黄酒酿造的核心技术壁垒在于酒药,其中蕴含数百种微生物的共生体系,可产生1762种风味物质。古越龙山(沈永和)酒药自清康熙三年起,每年传承一代,至今已延续362代。 绍兴独特的生态环境与持续传承的酒药工艺,共同维系了酒药核心微生物的代际延续,构成了任何实验室或现代快速工艺均无法复制的生命密码。 其二,是智能化对传统工艺的精准赋能。古越龙山建成行业规模最大的智能酿造基地,年产黄酒10万千升、瓶酒12万千升,并覆盖糟烧白酒和果露酒生产。通过“酒母自动扩培工艺”“智能化仿真生麦块曲制作”“数字化勾调”等独家技术,将老师傅的经验数据化、标准化。 产业园凭借“酿造智能化、勾调数字化、物流无人化、生产绿色化”四大优势,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0%以上。这种“传统工艺+智能化装备”的模式,既保证了传统风味的稳定性,又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其三,是时间沉淀的品质护城河。古越龙山中央酒库拥有基尼斯认证的“世界最大黄酒酒库”称号,储存着1100多万坛、26万吨陈年原酒。这些陶坛平均坛龄超过20年,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完美储存环境下,酒体通过氧化、酯化、美拉德反应等过程完成品质蜕变。这不仅确保了年份酒的真实性和高品质,更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的风味基酒资源。 从1995年首创年份酒标准开始,古越龙山就建立了基于真实储存年份的品质体系,“足年库藏,保真年份”,这也是其高端产品能够获得市场认可的重要基础。 其四,是科研体系对创新转化的强大支撑。作为行业唯一拥有国家级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古越龙山搭建了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转化链条。其科研团队通过现代风味组学技术,从400余种物质中筛选到了29个对品质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风味物质进行组合,总结出“40029”黄金品质密码。 百余项专利、四十余项科技奖项的背后,是一套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科技中焕发新生的创新机制,也是开发“无高低”黄酒、糯米威士忌等创新产品的技术基石。 可以看到,这场发生在绍兴酒库里的革命,远非对传统的背离与否定,而是基于最深厚传统底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也意味着,古越龙山的成功,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传统品牌,提供一个与新时代对话的精彩范本。 往往来自于最深厚的传统 古越龙山的革新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1-6月,在酒类消费市场整体疲软的背景下,“国酿1959”系列继续领衔中国高端黄酒大单品,白玉至6月中旬已售罄,红玉销售同比增长44%。 年轻化产品亦表现亮眼,新业态事业部营收同比增长22%,咖啡黄酒、青柠黄酒销售同比增长122%,冰彫气泡黄酒上市10天售罄30万提,“无高低”系列年销超330万瓶,精酿黄啤新品上市首月线下订单即突破千万元。 亮眼的数据,印证了古越龙山这场变革的切实有效性。这场源于传统、却又打破传统的产业革命,证明了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更重新定义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不是固步自封的孤芳自赏,而是以开放姿态拥抱时代变化。 最重要的是,它探索出了老字号品牌年轻化的可行路径——以传统底蕴为根基,通过科技创新、体验升级和文化重构,实现品牌的时代化转型。 就如同故宫让文物活起来,李宁让国潮火起来,河南卫视让文化美起来,古越龙山要让黄酒年轻起来,所用的方式也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传统在现代语境中重生,革新产品,但坚守匠心;变革渠道,但不忘初心;重塑文化表达,但始终尊重文化内核。 这也正是古越龙山给行业的最大启示:最有力的创新,往往来自于对传统最深刻的理解;最彻底的革命,恰恰发源于最深厚的传承。三维突破
扎根传统
最有力的革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