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统白酒增长饱和,一场关于未来酒饮市场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 从威士忌到葡萄酒,再到露酒、精酿啤酒、青梅酒等低度潮饮,一场围绕“非白酒”的酒业投资新叙事已经拉开帷幕,酒业投资走向更多元与细分的赛道。 国际烈酒巨头以及国内资本早已嗅到威士忌的风向。保乐力加在四川峨眉山投建的中国首家威士忌酒厂已正式投产,总投资超10亿元;帝亚吉欧也在云南建起其在亚洲的首家单一麦芽威士忌酒厂,总投资5亿人民币;崃州蒸馏厂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威士忌酒厂,总投资达45亿元,是全球少数同时拥有壶式和连续柱式蒸馏器的酒厂。 《2024中国威士忌产业发展报告》就披露,目前已有45家企业处于在建或投产、待建阶段,其中投产26家、在建10家、待建8家、试运营1家。 精酿啤酒同样在掀起投资热潮。 今年,精酿品牌“TAGSIU 醍宿酿造”完成近千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MinIPO、酷鼠酒厂、讲真创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门店连锁、零售渠道扩展以及供应链的研发。金星、辛巴赫、斑马精酿、优布劳等创新品牌持续涌现。 此外,低度酒与青梅酒作为成长迅速的品类,吸引了大额资金布局。 2021年8月,青梅酒品牌冰青完成近亿元融资,由壹叁资本领投,东方富海、宝海基金跟投,显示出资本对果酒细分赛道头部品牌的认可。而江小白在2020年9月获得华兴新经济基金领投、Baillie Gifford、正心谷资本等跟投的融资,重点用于旗下“梅见”青梅酒及“果立方”系列的发展。 低度酒饮品牌“晓醉”在2023年获得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其背后是元生资本与经纬创投的身影;而主打零糖零脂的“兰舟”则在2022年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BAI资本领投。 更值得关注的是,传统酒业巨头也纷纷进场。茅台的“悠蜜”系列、五粮液的“吾调”等,进一步拉高产业热潮,这也体现了成熟酒企依托新品类进行品牌焕新与市场拓展的战略路径。 传统消费生态下,产品同质化严重、复购率低、渠道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大多数品牌。面对传统白酒的增长焦虑,资本与巨头将目光投向了更多成长型酒饮品类。 这一转变背后,是酒类消费结构的深层迭代。 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和国际化酒品的接受度远超从前,更多目前看似小众的品类逐步走向投资视野。 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社交饮酒,而是将酒饮视为生活方式与情感表达的载体。 需求的碎片化,推动企业与资本不能再固守于“大单品”通吃的旧逻辑,而是通过布局低度潮饮、无醇酒饮、本土威士忌等细分赛道,来捕捉新兴的、高增长的需求。 这一转变,本质上是产业从争夺存量到创造增量的投资变革。而面对分散的创新项目与复杂的投资环境,行业亟需一个高浓度、高效率、高信任度的资本链接平台。 11月18日-20日在厦门举行的#AIIC2025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将发起“AIIC新·万物生长酒饮消费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为行业创新创业者提供发展新机遇。这正是一个直链酒类产业上下游优质标的、对接优质资本的创新平台。 目前,大会已邀请到复星集团、晨哨集团、LCatterton路威凯腾、CPE源峰、宝捷会、黑蚁资本、嘉御资本、加华资本、美团龙珠、启承资本、天图资本、青山资本、绝了基金、光点资本、弘章资本、草根知本、金鼎资本、凯辉基金、日初资本、华映资本等多家主流投资机构,覆盖消费赛道全周期投资。 这些机构既有深耕酒业的产业资本,也有擅长孵化新锐品牌的创投力量,将带来最前沿的投资视角与合作机会。 大会还将携手这些投资机构,共同成立“AIIC酒业投资联盟”,构建长期、稳定、共赢的酒业投资生态,持续赋能创新项目。 AIIC2025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在创新与赋能间把握酒业变化与新一轮机遇。 行业的调整期,恰是价值投资的最佳窗口期。11月18日-20日相约厦门,来#AIIC2025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与投资机构面对面,把握酒业创新与投资的新机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