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俊

4月27日,遵义市赤水河谷旅游产业联合会正式揭牌成立。


据悉,该联合会由贵州长征文化旅游集团、贵州爽净投资集团、衡昌烧坊等企业发起,广泛联合仁怀、习水、赤水三地122家涉旅企业共同组建,涵盖了“吃、住、行(含旅行社)、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市场主体。


仁怀、习水、赤水作为酱酒的核心区域,向来是贵州酒旅融合的试验田和主阵地。随着三地122家涉旅企业打破行政壁垒,以“抱团联动”取代“单点突围”,也标志着贵州酒旅融合迈入全域协同新阶段。


█ 三地共舞,“一条河”的叙事逻辑


在赤水河两岸,分布着丹霞、河谷、竹海、古镇等景区景点,在这里,游客既可以感受自然之美,又能深度体验黔地厚重的酒文化。


数据显示,2024年赤水河谷(仁、赤、习三县)接待游客36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11.2%和14.1%。在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评选出了贵州首批10大酒旅融合景区,其中遵义市上榜8个,有6个酒旅融合景区位于赤水河谷围绕赤水河流域,仁怀、习水、赤水的酒旅、文旅、红旅相互融合的业态已然形成,品牌影响力正逐渐扩大。


如何更好地协同三地资源、实现酒旅深度融合,是遵义市乃至贵州省长期探索的课题。


图片


据官方表述,遵义市赤水河谷旅游产业联合会的成立,以“打破区域边界、优化资源配置、凝聚发展合力”为核心,致力于将红色文化、丹霞奇观、酱酒产业、生态康养四大资源深度融合,构建“多方参与、权责清晰、高效运作”的治理体系,有效解决区域文化和旅游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实现品牌共创、资源共享、客源互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在联合会的推动下,赤水河沿岸分散的顶级IP——赤水丹霞(5A景区)、茅台酒镇(4A景区)、四渡赤水遗址群等,得以串联为“一条河”的叙事逻辑,形成“红色研学+丹霞探秘+酱酒品鉴”的跨区域精品线路。


遵义市赤水河谷旅游产业联合会首届会长、贵州长征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田茂刚表示,联合会将整合资源,以“赤水河谷”IP为核心,串联起自然风光、红色文化、白酒工业等特色资源,构建“一河引领、多业联动”的格局,实现“以景带酒、以酒促游”的良性互动


█ 三地共振,“一瓶酒”经济价值的深度挖掘


随着消费形势的变化,依靠景点单打独斗,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景区之间互相协作和共享,才有利于“抱团发展”。


近年来,贵州先后推出14个酒旅融合景区、10条酒旅融合精品线路,组织酒旅体验活动、推动酒旅融合沉浸式游览,引导全省“特意性”旅游资源与酒企开展市场化合作运营。


聚焦到遵义产区,当地正构建“酒旅+”生态圈层,聚焦中心城区,推出了遵义·1935、汇川大院、新蒲步行街等酒旅主题街区;聚焦各大酒企,推出25家星级酒庄;聚焦旅游地标,推出茅台酒镇、习水土城古镇、播州区乌江寨等酒旅融合景区。


同时,遵义还以“酿造美好生活”为主题,每年举办“赤水河谷九月九·遵义酱酒节”,通过联动区域内酒企、酒庄、景区和街区,打造多元化的酒旅体验。


就在4月25日,首家遵义产区名酒体验馆在当地开馆,该馆将遵义美食与美酒结合,打造“城市会客厅”,让消费者能一站式体验遵义的饮食文化与白酒魅力,感受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此次赤水河谷“抱团发展”,也体现出遵义对“酒旅融合”的新思考。据悉,联合会将围绕“资源整合、品牌塑造、服务升级、产业融合”四大方向,推出一系列重磅举措,全面激活区域文旅新动能。


例如在品牌共创领域,深入打造赤水河谷九月九·遵义酱酒节,策划“赤水河谷国际文化旅游节”“全球博主探秘计划”等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用3-5年时间着力培育赤水河世界级酱香酒谷、赤水河谷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及赤水世界级旅游景区,持续塑造“中国赤水河・世界美酒生态谷”的国际形象。


在云酒头条看来,联合会的成立不仅是地理区域的联动,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这一变革不仅是对“一瓶酒”经济价值的深度挖掘,更是贵州从“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转型的关键落子。通过整合红色文化、丹霞奇观、酱酒产业与生态康养四大资源,赤水河谷正试图以“三色融合”的沉浸式体验,推动全球游客对中国白酒文化的认知重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